幻灯二

教育需要激情和智慧(成长智慧教育教育需要智慧,教师需要成长)

2023.07.27     燥热转雨

教育需要智慧,教师需要成长

——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小结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一书共253页,15天时间完成阅读,写了15篇读书笔记。第一次这么高效率地完成一本教育类书的阅读,这是几千位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共同阅读的力量。

李镇西的这本书,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“每一个教师的成长,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果”。的确,靠山山会倒,靠人人会跑,只有自己是最可靠的。其实,谁都明白“自己最可靠”,但不是谁都能身体力行地去努力、去改变。我们之所以容易抱怨,不过是因为抱怨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。最短的距离是从手到嘴,最长的距离是从说到做,所以我们最需要的是行动起来。

关于教师的成长

要相信自己。

每一个教师的内心深处,都潜藏着一个“卓越的自己”,所谓的“成长”,就是不断地挖掘并发展那个“卓越的自己”。相信自己可以优秀,你才可以优秀起来。

要主动成长。

一个人的成长,平台很重要,环境很重要,师傅引领也很重要,但平台我们无法搭建,环境我们无法改变,师傅又是可遇不可求的,唯一可寄予希望的就是我们自己。我们的成长,关键在我们自己,我们要学会自我成长,自己培养自己。

没有人永远18岁,但教师这个职业让我们有机会与青春的孩子一路同行。如果我们原地踏步,和学生简单的对话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。不成长带给我们的首先是师生关系的不和谐,从某个角度讲,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。如果我们期望日复一日的工作,是开心快乐的,那我们首先要建立和学生的良好关系,这也是我们需要主动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动机。

要坚持写作。

李镇西的成长经历是“4+1模式”,即“四个不停”加“一片爱心”。“四个不停”是不停地实践、不停地思考、不停地阅读,不停地写作

;“一片爱心”是爱教育,爱孩子。

“四个不停”是我们可以直接借鉴的成长方法。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是大部分老师一直在进行的,阅读也是很多老师喜欢并坚持的。大多数老师欠缺的是写作——记录教学活动和学生故事,写教育随笔,而写作恰恰是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,所以,写作需要成为我们的习惯。

要职业认同。

“教师职业认同”的简单解释就是“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与赞同”。教师职业认同的人,才会爱教育,爱孩子,才会主动成长,才会积极工作,才会收获快乐。

这一点我深有体会。因为喜欢教师职业,所以选择当了老师。很多老师走出教室时满腹抱怨,而我通常是开开心心地回到办公室。

很多时候,我们的职业选择是被动的,但从事职业之后的态度,完全可以自主。如果选择消极,那你会工作得很别扭;如果选择积极面对,那你会享受到工作的快乐。为了快乐,我们也应该努力培养起职业认同感。

要担任班主任。

工作二十多年了,如果说有遗憾的话,那就是没有真正担任过班主任。比起科任教师,班主任工作更有挑战性,你要教学水平高,也要管理能力强。但是,班主任工作的空间大,践行自己教育理念的空间也大;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,更容易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良好的关系。“功利”一点说,班主任做出成绩的机会多。事实也表明,很多优秀的老师,同时也是优秀的班主任。

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不可复制的,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不可复制的。只要自己愿意,只要自己用心,一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。李镇西说,守住自己朴素的教育心,善待每一个日子,呵护每一个孩子,岁月总会给我们以丰厚的馈赠。我不敢奢求回报,我只求问心无愧。教师这个职业是我的热爱和选择,所以不必在乎他人的眼光,也不必做无谓的抱怨,忠实自己的内心就好。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一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二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三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四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五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六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七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八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九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十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十一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十二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十三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十四)

《自己培养自己》读书随笔(十五)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